在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旨在表彰在科技创新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省委书记林武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此次盛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发奖项。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在此大会上表现突出,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各一项。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项目是由山大二院院长冯世庆教授负责的“腰骶神经根病诊疗康一体化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该项目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脊髓损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聚焦于腰骶神经根病的诊断、决策、治疗与康复,进行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并与医、校、企紧密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该团队自主研发的腰骶神经根病智能诊断机器人,成功将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8%。同时,腰骶神经根病临床决策机器人提供精准和安全的治疗方案,人工智能决策树的应用使手术方案决策的准确率高达95.58%,有效降低了误诊和漏诊率。此外,团队还开发了腰骶神经根病自动化手术机器人,构建了微创化和智能化的手术体系,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和便携性,解决了行业内的“卡脖子”难题。该院还推出了腰骶神经根病智能康复机器人,进一步优化和加速了康复治疗,打破了高端康复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垄断,实现了治疗的智能化,极大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
另一个获奖项目是由山大二院介入与肿瘤微创治疗科主任李玉亮教授主持的“胆石症介入微创治疗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针对传统治疗方式中面临高危、重症病例的挑战,首次创建了经皮经肝/经胆囊十二指肠乳头肌球囊扩张技术(PTPBD)体系,使困难结石的治疗变得简单且安全。此外,还开发了个性化微创治疗技术体系,以应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复杂难题,实现了一站式个体化治疗。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理,也建立了可视化、精准化的治疗策略,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依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该项目规划出PTPBD的标准技术流程,实现了流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该成果已在全国多个省市的医疗机构推广,为胆石症的微创治疗技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始终坚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聚焦医学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积极推行“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的发展模式。医院重视前沿交叉方向的布局,全面实施学科振兴工程,努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为建设健康山东贡献力量。根据统计,近五年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科研团队累计获得科技成果奖励54项,其中包括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加强健康科技创新将继续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使命,我们期待通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Z6·尊龙凯时,为推动健康领域的进步不断努力。借助各类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医院将不断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提供有力支持。